鲛人歌
鲛人潜织水底居,侧身上下随游鱼。轻绡文彩不可识,夜夜澄波连月色。有时寄宿来城市,海岛青冥无极已。
泣珠报恩君莫辞,今年相见明年期。始知万族无不有,
百尺深泉架户牖。鸟没空山谁复望,一望云涛堪白首。
作者简介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小来托身攀贵游,倾财破产无所忧。暮拟经过石渠署,
朝将出入铜龙楼。结交杜陵轻薄子,谓言可生复可死。
一沉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男儿立身须自强,
十五闭户颍水阳。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
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文昌宫中赐锦衣,
长安陌上退朝归。五侯宾从莫敢视,三省官僚揖者稀。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来任侠非。
重林华屋堪避暑,况乃烹鲜会佳客。主人三十朝大夫,
满座森然见矛戟。北窗卧簟连心花,竹里蝉鸣西日斜。
羽扇摇风却珠汗,玉盆贮水割甘瓜。云峰峨峨自冰雪,
坐对芳樽不知热。醉来但挂葛巾眠,莫道明朝有离别。
九嶷日已暮,三湘云复愁。窅蔼罗袂色,潺湲江水流。
佳期来北渚,捐玦在芳洲。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
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
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
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
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何如肆辙迹,万里赏瑶池。
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
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玉酒泛云罍,兰殽陈绮席。
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
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
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
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
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
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
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
贤相称邦杰,清流举代推。公才掩诸夏,文体变当时。
宾吊翻成鹤,人亡惜喻龟。洛阳今纸贵,犹写太冲词。
赠秩徽章洽,求书秘草成。客随朝露尽,人逐夜舟惊。
蒿里衣冠送,松门印绶迎。谁知杨伯起,今日重哀荣。
韦门旌旧德,班氏业前书。谪去因丞相,归来为婕妤。
周原乌相冢,越岭雁随车。冥漠辞昭代,空怜赋子虚。
绿车随帝子,青琐翊宸机。昔枉朝歌骑,今虚夕拜闱。
柳河凄挽曲,薤露湿灵衣。一厝穷泉闭,双鸾遂不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