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惊禽一辞巢,栖息无少安。秋扇一离手,流尘蔽霜纨。
故侣不可追,凉风日已寒。远逢杜陵士,别尽平生欢。
逐客无印绶,楚江多芷兰。因居暇时游,长铗不复弹。
阅书南轩霁,縆瑟清夜阑。万境身外寂,一杯腹中宽。
伊昔玄宗朝,冬卿冠鸳鸾。肃穆升内殿,从容领儒冠。
游夏无措词,阳秋垂不刊。至今群玉府,学者空纵观。
世人希德门,揭若攀峰峦。之子尚明训,锵如振琅玕.
一旦西上书,斑衣拂征鞍。荆台宿暮雨,汉水浮春澜。
君门起天中,多士如星攒。烟霞覆双阙,抃舞罗千官。
清漏滴铜壶,仙厨下雕槃。荧煌仰金榜,错落濡飞翰。
古来才杰士,所嗟遭时难。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

作者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的诗词推荐

送张盥赴举诗

尔生始悬弧,我作座上宾。引箸举汤饼,祝词天麒麟。
今成一丈夫,坎坷愁风尘。长裾来谒我,自号庐山人。
道旧与抚孤,悄然伤我神。依依见眉睫,嘿嘿含悲辛。
永怀同年友,追想出谷晨。三十二君子,齐飞凌烟旻.
曲江一会时,后会已凋沦。况今三十载,阅世难重陈。
盛时一已过,来者日日新。不如摇落树,重有明年春。
火后见琮璜,霜馀识松筠。肃风乃独秀,武部亦绝伦。
尔今持我诗,西见二重臣。成贤必念旧,保贵在安贫。
清时为丞郎,气力侔陶钧。乞取斗升水,因之云汉津。

相和歌辞。三阁词四首

贵人三阁上,日晏未梳头。不应有恨事,娇甚却成愁。
珠箔曲琼钩,子细见扬州。北兵那得度,浪语判悠悠。
沉香帖阁柱,金缕画门楣。回首降幡下,已见黍离离。
三人出眢井,一身登槛车。朱门漫临水,不可见鲈鱼。

相和歌辞。阿娇怨

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
须臾宫女传来信,云幸平阳公主家。

唐代诗词推荐

戏题辋川别业

柳条拂地不须折,松树披云从更长。
藤花欲暗藏猱子,柏叶初齐养麝香。

饮马长城窟行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帝京篇十首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
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
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
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
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何如肆辙迹,万里赏瑶池。
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
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玉酒泛云罍,兰殽陈绮席。
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
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
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
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
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
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
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