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益 朝代: 唐代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争场看斗鸡,白鼻紫騧嘶。漳水春归晚,丛台日向低。 歇鞍珠作汗,试剑玉如泥。为谢红梁燕,年年妾独栖。
俱从四方事,共会九秋中。断蓬与落叶,相值各因风。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朝夕浔阳郭,白衣来几年。 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 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
出山更回首,日暮清溪深。东岭新别处,数猿叫空林。 昔游有初迹,此路还独寻。幽兴方在往,归怀复为今。 云峰劳前意,湖水成远心。望望已超越,坐鸣舟中琴。
孤峰临万象,秋气何高清。天际南郡出,林端西江明。 山门二缁叟,振锡闻幽声。心照有无界,业悬前后生。 虽知真机静,尚与爱网并。方首金门路,未遑参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