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吟十首。不致仕(一作合致仕)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的诗词推荐

秦中吟十首。五弦(一作五弦琴)

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
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
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
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
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

秦中吟十首。立碑

勋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但见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铭勋悉太公,叙德皆仲尼。复以多为贵,千言直万赀。
为文彼何人,想见下笔时。但欲愚者悦,不思贤者嗤。
岂独贤者嗤,仍传后代疑。古石苍苔字,安知是愧词。
我闻望江县,麹令抚茕嫠。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
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岐。攀辕不得归,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相和歌辞。王昭君二首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唐代诗词推荐

青楼怨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浣纱女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