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戴叔伦 朝代: 唐代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日日河边见水流,伤春未已复悲秋。 山中旧宅无人住,来往风尘共白头。
汉宫若远近,路在沙塞上。到死不得归,何人共南望。
插鬓茱萸来未尽,共随明月下沙堆。 高缁寂寂不相问,醉客无端入定来。
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 良久问他不开口。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 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
龙竹养根凡几年,工人截之为长鞭,一节一目皆天然。 珠重重,星连连。绕指柔,纯金坚。绳不直,规不圆。 把向空中捎一声,良马有心日驰千。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