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戴叔伦 朝代: 唐代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临风脱佩剑,相劝静胡尘。自料无筋力,何由答故人。
衰病苦奔走,未尝追旧游。何言问憔悴,此日驻方舟。 远道曳故屐,馀春会高斋。因言别离久,得尽平生怀。
敝邑连山远,仙舟数刻同。多惭屡回首,前路在泥中。
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天下兵常斗,江东客未还。 穷猿号雨雪,老马怯关山。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
瞿塘夜水黑,城内改更筹。翳翳月沉雾,辉辉星近楼。 气衰甘少寐,心弱恨和愁。多垒满山谷,桃源无处求。
花叶随天意,江溪共石根。早霞随类影,寒水各依痕。 易下杨朱泪,难招楚客魂。风涛暮不稳,舍棹宿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