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作者: 徐锡麟 朝代: 清代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首诗属于: 励志 赞美 边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哪会想将来战死后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注释
出塞:本是乐府旧题,后人多用此题反映军旅、边塞生活。
军歌:这里有高唱赞歌、慷慨从军的意思。大刀环:战刀柄上有环,环和“还”谐音,所以用它隐喻胜利而还。
胡奴: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这里是清朝统治者的蔑称。玉关:即玉门关。这里借喻山海关,指要把清朝统治者赶出中原。
解:知道,懂得。沙场:战场。
何须:何必要。马革裹尸:英勇作战而死,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纠错

参考资料:

1、 张浩逊,孙祖洁,过伟忠编著.《古小诗精华》: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01:第225页 2、 程步涛编.《军旅诗词》: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04月第1版:第104页 3、 陶冶主编.《名言绝句故事》:商务印书馆,2000年01月第1版:第458页 4、 冯亦鹤,汤克友主编.《小学古诗文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12:第242页

赏析

“拼将热血洒疆场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这开篇的两句,诗人便是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一种愿望,而且这两句,也是非常好理解;对于出征的士兵来说,应该要高唱着战歌,然后胜利归来,只有要决心,一定是可以把胡奴赶出玉门关去。其实这更多的是诗人一种内心的表现,由于当时的满族从关外,入主中原,使得很多的文人,都有这着这样的一种抱负,但是徐锡麟这首诗,则是显得更为独特,也更加的霸气。

第三句在前句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深化出征战士的思想境界,把他们出征的雄心和壮志上升到为国牺牲的高度。“只解”是说心中所存唯一的念头,排除了其他的种种想法。古人在对待“死”的问题上,很崇尚为国而死,为朋友而死,为公而死,为义而死,等等,其中尤以为国捐躯被看作无上光荣的事,尤其是战场上为国牺牲,更是高于一切的莫大荣幸。这句诗正好体现了上述内容,强调了“为国”二字。

末句,总领全诗,从反面讲,为国牺牲、战死沙场,既然是人生最大的荣幸之事,那么,对于尸体归葬的问题,就不必考虑了。“徐锡麟把东汉时期马援“马革裹尸”的思想又作了更进一步的发挥,他用了“何须”两个字,认定了只要为国牺牲不问其它;至于尸体归葬故土的问题,并不重要,所以才说“何须……还!”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参考资料:

1、 刘琦,周奇文著.《塞漠雄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01:第364-365页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作者简介

徐锡麟

徐锡麟

徐锡麟(1873年-1907年),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地主绅商家庭,幼读私塾,喜欢算术、天文,先后取得廪生、副举人等功名。因他常宣传革命思想,仇视清廷,其父恐受连累,分了一部分财产给他,表示脱离父子关系。

秋瑾关系

《戊戌喋血记》说,秋瑾听闻徐锡麟之死很绝望,因此后来她放弃了逃跑的选择,慷慨就义。
徐锡麟与秋瑾并无儿女私情
中新网杭州10月10日电(记者 严格)坐在记者面前的徐乃达刚刚参加纪念辛亥革命的一个活动,这并非因为他的身份——美国飞翔网讯控股集团公司执行董事,也不是因为其姐姐徐乃锦嫁给了蒋介石的长孙蒋孝文,而是因为其祖父徐锡麟。
在会场里,坐在徐乃达旁边的是秋瑾的后人,他们交流了一个流传了百余年的话题:他们是恋人吗?
徐锡麟秋瑾都是浙江绍兴人,他们先后加入光复会,共赴日本求学,共同创办大通学堂,共同谋划浙皖起义,最后徐壮烈牺牲,秋从容就义。
而由邱礼涛执导,黄奕、杜宇航、黄秋生、郑嘉颖等人主演的《竞雄女侠·秋瑾》也引起了广泛争议,黄奕饰演的秋瑾和杜宇航饰演的徐锡麟两人关系亲密。
针对秋瑾徐锡麟为表兄妹和情侣的说法,徐乃达经过考证均不成立,在徐家家谱中没有发现和秋瑾的关系,秋瑾是拿着光复会会长蔡元培的介绍信第一次见到徐锡麟,如果是表兄妹就不需要介绍信。
“秋瑾巾帼不让须眉”,徐乃达认为这并不符合当时男性的审美倾向,何况徐锡麟当时已婚,夫妻非常恩爱,其妻子王振汉与秋瑾情同姐妹。
徐乃达认为秋瑾徐锡麟年纪相仿,志同道合,但并无儿女私情。
虽没有儿女私情,但他们100多年前共同发动浙皖起义后来被认为是辛亥革命的前奏。
徐锡麟为浙江绍兴人,1907年7月6日,时任安庆巡警学堂监督的徐锡麟枪杀安徽巡抚恩铭发动起义,终因准备仓促、寡不敌众被捕,英勇捐躯,其后秋瑾在浙江绍兴牺牲。起义虽很快失败,但却撼动清廷,震惊中外,大大激励了时人推翻清朝的斗志。
现定居上海的徐乃达为徐锡麟之孙,他告诉记者,根据家中长辈口述,祖父徐锡麟出生在绍兴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父亲徐凤鸣秀才出身,当过县吏,家有田地百余亩,又在绍兴城内开设“天生绸庄”、“泰生油烛栈”,资本甚厚。但其从小就是桀骜不驯,自幼“器物过手,辄破坏之”,十二岁那年,为了“学武功”,跑到深山大岭中的寺庙去当小和尚,其后曾祖父为了避祸甚至和其断绝父子关系。
“按照现在的标准,几乎就是个问题少年”。徐乃达这样定义其祖父。
徐乃达认为1903年的日本之行对徐锡麟走上革命之路影响极大,在日本徐锡麟认识了很多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也了解了中国以外的世界,同时积极参加营救因反清入狱的革命志士章炳麟。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东京博物馆看到了一座中国古代大钟在那里展示,他想中国的文物怎么被日本人掠夺过去,加上之前的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等等,让他觉得必须彻底革命。
1907年徐锡麟牺牲后,其独子也就是徐乃达的父亲徐学文不满两岁与祖母避难日本,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回到故乡绍兴,其后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徐学文赴德留学,1946年担任台湾樟脑局局长举家迁往台湾,徐乃达出生于台湾,2000年后徐乃达长住上海,担任美国飞翔网讯控股集团公司执行董事、上海捷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台湾,徐乃达记得在念小学的时候当时国文课本里就有一课叫《徐锡麟传》,上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就说,“我们班上有位同学,他的祖父就是这个人。”然后他就叫徐乃达站起来,当然没有这篇课文了。
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知道徐锡麟的人并不多,徐乃达觉得正常,但他觉得很多年轻人对于中国历史几乎一无所知,不知道秦汉唐宋,不知道辛亥革命,不知道台湾和大陆的风风雨雨。
“历史是不断在重演的”。喜欢历史的徐这样认为,对于牺牲在百余年前的祖父徐锡麟,他觉得其出生富贵却赴汤蹈火投身革命最后以身许国,其见义勇为的精神至今价值犹存。
1989年徐乃达陪同老父亲第一次回到大陆,在浙江绍兴徐锡麟故居,徐乃达父亲徐学文泪流满面。这也是徐乃达第一次看到自己父亲的眼泪。
“那时上海浦东还是一片荒凉,有人建议我投资买地,我说神经病,现在看来我是神经病”。谈及大陆的高速发展,徐乃达感慨万千。
100多年前徐锡麟被凌迟处死,临刑神色自若地说:“功名富贵,非所快意,今日得此,死且不悔矣!”
“我看到了祖父为之牺牲的富强中国”,徐锡麟之孙徐乃达非常动情。(完)

之死

在如何处理徐锡麟的问题上,清廷参照了了当年“刺马案”张汶祥暗杀两江总督马新贻的先例。当年张汶祥所受的是剖挖心脏之刑,新任安徽巡抚冯煦请示两江总督端方后,决定仿行。行刑之日,先由刽子手持铁锤将徐锡麟的睾丸砸烂,再剖腹取出心脏,这颗心脏被拿去祭祀恩铭的“在天之灵”,然后被恩铭的亲兵们烹熟下酒。清廷此时正在实施法律制度的近代化转型,却不惜逆流而动,以如此残忍的手段杀害徐锡麟,更坐实了革命党对其“假立宪、假改革”的指控。

清代诗词推荐

秋池一枝莲

秋至皆零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随风。

冬日可爱(一作陈讽诗)

寒日临清昼,辽天一望时。未消埋径雪,先暖读书帷。
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
散彩宁偏煦,流阴信不追。馀辉如可就,回烛幸无私。

罢却儿女戏,放他花木生。(《寒食》)
扫地云粘帚,耕山鸟怕牛。(《闲居》)
点入旱云千国仰,力浮尘世一毫轻。(《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