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云木冰记

作者: 黄宗羲 朝代: 清代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琮俯仰,金奏石搏。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余愕眙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傍曰:“是奚足异?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盖其地当万山之中,嚣尘沸响,扃人间。屯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葕阳之所不入。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心骨。南箕哆口,飞廉弭节;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转,蛟螭蠖蛰,山鬼窈窕,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天呵地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群峰灌顶,北斗堕脅,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常如夜行秋爽,故为曜灵之所割匿。且其怪松入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

  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于吉凶之占。居其间者,亦岂无凌峰掘药,高言畸行,无与于人世治乱之数者乎?”余方龃龉世度,将欲过而问之。

这首诗属于: 纪游 辞赋精选

注释

过云:浙江四明山内的一个地段。据唐代陆龟蒙《四明山诗序》云:“山中有云不绝者二十里,民皆家云之南北,每相徙,谓之过云。”木冰:一种自然现象,雨着木即凝结成冰。又称“木介”。
壬午:指年(明崇祯十五年)。
晦木:黄宗羲的弟弟,名宗炎,世称立溪先生。泽望:亦作者弟弟,名宗曾,号缩斋,人称石田先生。四明:山名,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属天台山支脉。
雪窦:山名,在浙江省奉化县西,为四明山分支。
雰(fēn):雾气。淟(diǎn)浊:混浊,污垢。
窈然:深远貌。
岚:山林的雾气。
禠(chǐ):剥,夺。
冥:晦暗。霁:本指雨止,这里指云雾散。
珑松:同“珑璁”,即玉簪。篁:竹林,竹丛。
缨络:串珠玉而成的装饰物,多用为颈饰。阙:通“缺”,空隙处。
琤琮:玉石碰击声。俯仰:高低。
金:金属乐器,如钟、钹。石:石制的乐器,如磬。
愕眙(chì):惊视。眙,直视貌。
《春秋》成王十六年:“春王正月,雨(下)木冰。”
五行:指刘向《五行传》。其书曰:“木先寒,故得雨而冰也。”
苦:极。
[冫各](luò):冰冻。
嚣尘:喧闹多尘埃。
扃鐍(jué):关锁,引申为隔绝。
佛照:寺庙的灯火。
阴火:磷火,野地夜间常见的青色火焰,俗称鬼火,实际是磷的氧化现象。
愆阳:阳气过盛,多指天旱或酷热。愆,超过。
刚风:强大的风。
南箕:星宿名,古人认为南箕主风。哆(chǐ):张口貌。
飞廉:风神。弭节:驻车。弭,止。节,策,马鞭。
土囊:土穴。隧:洞。
勃郁:蕴积,壅塞。烦冤:风回旋貌。宋玉《风赋》:“勃郁烦冤,冲孔袭门。”
蛟:传说的动物,龙类,能发洪水。螭(chī):传说的动物,龙类。蠖(huò)蛰:像蠖一样伏藏。蠖,一种昆虫。
窈窕:深远貌。
嗑(kè):碰,敲击。
沍(hù):闭塞。
玄冥:水神。《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其神玄冥。”驾:骑,乘。
臭(xiù)蔚:气味浓郁。
魃(bá):神话中的旱神。
曜(yào)灵:太阳。割匿:割舍和躲藏。
人枫:即“枫人”,枫树上生成的人形瘿瘤。晋嵇含《南方草木状》曾有记载。
礜(yù)石:《山海经》中记载的有毒的矿石。罔草:纠结的丛草。
胔(zì):肉腐烂。
炳灵:显赫的魂灵。
悬记:高处的题记。
冶鸟:晋干宝《搜神记》中所载的鸟名。木客:山中的精怪。
窅(yǎo):深远。崒:通“萃”,聚集。
燠(yù):暖。
造化:创造化育,指天地、自然界。
过忒(tè):此处犹言“变更”。
畸行:异味行。
与(yù):参预,在其中。数:气数,命运。
龃龉(jǔ yǔ):不合,不融洽。 纠错

赏析

这是一篇奇特的游记。四明山过云地区的木冰本来就是罕见的奇特景观,作者绘声绘色,善造意境,写木冰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晶莹的世界,写木冰的形成,又令人夺魄心惊,纸上生寒,确实是揉细腻的工笔与磅礴的气势于一体。更奇特的是它的结尾,感慨似乎漫不经心,寓意若有若无,结合作者身世处境,实在引人深思。

作者简介

黄宗羲

黄宗羲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轶事典故

阅读天一阁藏书
明兵部右侍郎范钦辞官回宁波故里后,于宅东建造藏书楼,藏书达7万余卷,命名为“天一阁”。范钦后代为防止藏书失散,议定藏书由子孙共同管理,阁门和书橱钥匙分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任何人不得擅开。

由于黄宗羲的道德、文章、学识、气节在当时普遍受到人们的敬佩,因而得到了范氏各房的同意,应允他于清代康熙十二年登上了天一阁。黄宗羲不仅阅读了天一阁的全部藏书,奠定了他的学术基础,还为天一阁藏书整理编目作出了贡献。大门两旁对联是钟鼎文:“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黄宗羲号南雷,他曾赏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藏书大家
黄宗羲学问渊博,来自于他的丰厚藏书。他嗜好藏书,喜抄书、借书。读遍家中所有藏书,仍嫌不足,借抄于范钦“天一阁”、曹溶“倦圃”、徐乾学“传是楼”、钱谦益“绛云楼”、祁氏“澹生堂”、钮氏“世学楼”等藏书楼之书。每出走回归,常带一书童携书同返,访求足迹几乎遍及大江以南所有著名藏书家。后来祁氏“澹生堂”藏书散出,精华亦大半归于他。并与许元溥、刘城约为抄书社,世所罕见之书,多赖以得传。建书楼“续抄堂”于南雷,思承东发(即南宋学者黄震)之绪。藏书目的在于系统收集明代资料,提倡藏书在于致用,反对只藏不用、视为珍玩的鉴赏家。告诫学者:“当以书明心,勿玩物丧志也”。历几十年辛勤收集和整理勘校,藏书达7万卷之多。未及编目,即遭大水;因年事已高,死后不几年又遭大火,失去大半。经再传弟子郑性整理后,仅得3万卷,入藏于“二老阁”。他收集史料的方法,也影响了同代的学者如全祖望、厉鹗等人,对清代文化、学术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他撰写的《天一阁藏书记》《传是楼藏书记》等,是研究明清私人藏书文化的重要史料,也是他藏书思想的核心文献。藏书印有“余姚黄氏书库藏书印”、“黄宗羲印”等。

锥刺许显纯
黄宗羲自云其一生有三变:“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黄宗羲生长于书香小康之家。父亲黄尊素为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1616),明熹宗时的御史,东林名士,因弹劾阉党魏忠贤被害。年仅十九岁的黄宗羲,袖藏铁锥,孤身赴京为父讼冤。当时,崇祯即位,阉党失势,黄宗羲在刑部大堂当场锥刺魏忠贤死党许显纯等,当众痛击崔应元,拔其须归祭父灵,颇为震动,人称“姚江黄孝子”,崇祯帝叹称为“忠臣孤子”。

骡马驮书
顾炎武(字亭林)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随身带一骡二马驮书。有时候到了边塞亭障,就找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如果和自己知道的不同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到没有任何疑惑的程度为止。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背诵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对它们的注释文。即使遇到亲朋好友就像不认识一样,有时候因此掉到山谷中,也不后悔。认真仔细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也应当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

黄宗羲的诗词推荐

苍水

少年苦节何人似?得此全归亦称情。
废寺醵钱收弃骨,老生秃笔记琴声。
遥空摩影狂相得,群水穿礁浩未平。
两世雪交私不得,只随众口一闲评。

山居杂咏

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
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
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

卧病旬日未已,闲书所感(二首选一)

此地那堪再度年?此身惭傀在灯前。
梦中失哭儿呼我,天末招魂鸟降筵。
好友多从忠节传,人情不尽绝交篇。
于今屈指几回死,未死犹然被病眠。

清代诗词推荐

题严君观

寒云古木罩星台,凡骨仙踪信可哀。
二十年前曾此到,一千年内未归来。

夏晚初霁南省寓直用馀字(时兼尚书郎节度判官)

薄宦因时泰,凉宵寓直初。沉沉仙阁闭,的的暗更徐。
霁色连空上,炎氛入夜除。星回南斗落,月度北窗虚。
待漏残灯照,含芳袭气馀。寐来冠不解,奏罢草仍书。
幕府惭良策,明曹愧散樗。命轻徒有报,义重更难疏。
燕厦欣成托,鹓行滥所如。晨趋当及早,复此戒朝车。

临川羡鱼

有客百愁侵,求鱼正在今。广川何渺漫,高岸几登临。
风水宁相阻,烟霞岂惮深。不应同逐鹿,讵肯比从禽。
结网非无力,忘筌自有心。永存芳饵在,伫立思沈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