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常建 朝代: 唐代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翩翩云中使,来问太原卒。百战苦不归,刀头怨明月。 塞云随阵落,寒日傍城没。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落日山水清,乱流鸣淙淙。旧蒲雨抽节,新花水对窗。 溪中日已没,归鸟多为双。杉松引直路,出谷临前湖。 洲渚晚色静,又观花与蒲。入溪复登岭,草浅寒流速。 圆月明高峰,春山因独宿。松阴澄初夜,曙色分远目。 日出城南隅,青青媚川陆。乱花覆东郭,碧气销长林。 四郊一清影,千里归寸心。前瞻王程促,却恋云门深。 毕景有馀兴,到家弹玉琴。
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 松间明月长如此,君再游兮复何时。
河有冰兮山有雪,北户墐兮行人绝。独坐山中兮对松月, 怀美人兮屡盈缺。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松幽幽吟劲风。 此情不向俗人说,爱而不见恨无穷。
攀云窈窕兮上跻悬峰,长路浩浩兮此去何从。 水一曲兮肠一曲,山一重兮悲一重。松槚邈已远, 友于何日逢。况满室兮童稚,攒众虑于心胸。 天高难诉兮远负明德,却望咸京兮挥涕龙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