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元稹 朝代: 唐代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所惊身在古梁州。
董逃董逃董卓逃,揩铿戈甲声劳嘈。剜剜深脐脂焰焰, 人皆数叹曰,尔独不忆年年取我身上膏。 膏销骨尽烟火死,长安城中贼毛起。城门四走公卿士, 走劝刘虞作天子。刘虞不敢作天子,曹瞒篡乱从此始。 董逃董逃人莫喜,胜负翻环相枕倚。缝缀难成裁破易, 何况曲针不能伸巧指,欲学裁缝须准拟。
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月在空。月色满床兼满地, 江声如鼓复如风。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 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东。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秋山僧冷病,聊寄三五杯。应泻山瓢里,还寄此瓢来。
复寄满瓢去,定见空瓢来。若不打瓢破,终当费酒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