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惠洪 朝代: 宋代
惠洪(1070-1128),一名德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俗姓喻(一作姓彭)。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宋代著名诗僧。自幼家贫,14岁父母双亡,入寺为沙弥,19岁入京师,于天王寺剃度为僧。当时领度牒较难,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为己名。后南归庐山,依归宗寺真静禅师,又随之迁靖安宝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结交党人,两度入狱。曾被发配海南岛,直到政和三年(1113)才获释回籍。建炎二年(1128)去世。
不怕石头行路滑。归来那爱驹儿踏。言下百骸俱拨撒。无剩法。灵然昼夜光通绕。 古寺天寒还恶发。夜将木佛齐烧杀。炙背横眠真快活。憨抹挞。从教院主无须发。
南涧茶香笑语新。西州春涨小舟横。困顿人归烂熳晴。 天迥游丝长百尺,日高飞絮满重城。一番花信近清明。
来往独龙冈畔路。杖头落索间家具。后事前观如目睹。非谶语。须知一念无今古。 长笑老萧多病苦。笑中与药皆狼虎。蜡炬一枝非嘱付。聊戏汝。热来脱却娘生袴。
津亭欲阕戒棠舟,五两风来不暂留。西北浮云连魏阙, 东南初日满秦楼。层城渺渺人伤别,芳草萋萋客倦游。 平乐旧欢收不得,更凭飞梦到瀛洲。
长道何年祖軷休,风帆不断岳阳楼。佳人挟瑟漳河晓, 壮士悲歌易水秋。九帐青油徒自负,百壶芳醑岂消忧。 至今长乐坡前水,不啻秦人怨陇头。
早与元妃慕至化,同跻灵岳访真仙。当时信有壶中景, 今日亲来洞里天。仪仗影空寥廓外,金丝声揭翠微巅。 惟惭未致华胥理,徒卜升平万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