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韩翃 朝代: 唐代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千点斓斒喷玉骢,青丝结尾绣缠騣.鸣鞭晚出章台路,叶叶春依杨柳风。
南使孤帆远,东风任意吹。楚云殊不断,江鸟暂相随。 月净鸳鸯水,春生豆蔻枝。赏称佳丽地,君去莫应知。
寒色凝罗幕,同人清夜期。玉杯留醉处,银烛送归时。 独坐隔千里,空吟对雪诗。
水国南无畔,扁舟北未期。乡情淮上失,归梦郢中疑。 木落知寒近,山长见日迟。客行心绪乱,不及洛阳时。 永夕卧烟塘,萧条天一方。秋风淮水落,寒夜楚歌长。 宿莽非中土,鲈鱼岂我乡。孤舟行已倦,南越尚茫茫。
扬子何年邑,雄图作楚关。江连二妃渚,云近八公山。 驿道青枫外,人烟绿屿间。晚来潮正满,数处落帆还。
孤帆度绿氛,寒浦落红曛。江树朝来出,吴歌夜渐闻。 南溟接潮水,北斗近乡云。行役从兹去,归情入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