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戴叔伦 朝代: 唐代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城郭喧喧争送远,危梁袅袅渡东津。 杨花展转引征骑,莫怪山中多看人。
汉宫若远近,路在沙塞上。到死不得归,何人共南望。
木叶纷纷湘水滨,此中何事往频频。 临风自笑归时晚,更送浮云逐故人。
万类春皆乐,徂颜独不怡。年来人更老,花发意先衰。 乳鹊穿坛画,巢蜂触网丝。平生美容色,宿昔影中疑。 远道何由梦,同心在者谁。西风欲谁语,悯默遂无词。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都邑群方首,商泉旧俗讹。变风须恺悌,成化伫弦歌。 畴昔珪璋友,雍容文雅多。振缨游省闼,锵玉宰京河。 别曲鸾初下,行轩雉尚过。百壶非饯意,流咏在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