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卢士衡 朝代: 唐代
卢士衡(?~?),字号不详,疑为江南人。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丁亥科黄仁颖榜进士第三人(即探花)。卢士衡曾游天台、钟陵。在《全唐诗》中有卢士衡诗七首。其中有《寄天台道友》:“曾隔晓窗闻法鼓,几同寒榻听疏钟。别来知子长餐柏,吟处将谁对倚松。”另有《灵溪老松歌》、《游灵溪观》、《花落》、《钟陵铁柱》、《僧房听雨》、《题牡丹》。寄情花草山水之间。据记载有“集一卷,今不传”。另有卢士衡诗二首补遗。分别为《松》和《再游紫阳洞重题小松》。?著有《卢士衡集》一卷。
云外千寻好性灵,伴杉陪柏事孤贞。招呼暑气终无分, 应和凉风别有声。细雨洒时花旋落,道人食处叶重生。 如逢郢匠垂搜采,为栋为梁力不轻。
云藏宝殿风尘外,粉壁松轩入看初。话久仙童颜色老, 病来玄鹤羽毛疏。樵翁接引寻红术,道士留连说紫书。 不为壮心降未得,便堪从此玩清虚。
万叶红绡剪尽春,丹青任写不如真。 风光九十无多日,难惜尊前折赠人。
君于觉路深留意,我亦禅门薄致功。未悟病时须去病, 已知空后莫依空。白衣卧病嵩山下,皂盖行春楚水东。 谁道三年千里别,两心同在道场中。
一日不见如三月,一月相思如七年。似隔山河千里地, 仍当风雨九秋天。明朝斋满相寻去,挈榼抱衾同醉眠。
霜杀中庭草,冰生后院池。有风空动树,无叶可辞枝。 十月苦长夜,百年强半时。新开一瓶酒,那得不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