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二首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谢眺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
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
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这首诗属于: 历史 地方 怀古 怀才不遇 抒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向吴亭东放眼望去千里清秋,我当年曾经在这里高歌畅游。
寺里结满青苔没有马的足迹,桥边荡漾绿水增添很多酒楼。
大体上南朝人物个个都旷达,可爱那东晋名士世上最风流。
月明之夜更加希望桓伊出现,听他用笛声吹奏出塞的怨愁。

谢眺诗中赞美此处是最好的美丽地方,夫差传记里说是他训练穿犀牛皮铠甲的水军的地方。
城高如铁桶横列劲弩硬弓,绿柳浓暗女子在红楼中做着巫山云雨的约会梦。
雕画的号角声顺着南风飘向江北,月下也常听有隐士在此唱着钓鱼歌。
扬州驾骑车马的人回头到镇江一试旅游,我将不吝啬千两黄金借给您。

注释
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
句吴:即吴国。《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句:一作“向”。向吴亭:在丹阳县南面。
放歌:放声歌唱。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马:一作“鸟”。
旷达:开朗,豁达。多形容人的心胸、性格。《晋书·裴頠传》:“处官不亲所司,谓之雅远;奉身散其廉操,谓之旷达。”
可怜:可爱,可羡慕。风流:洒脱放逸,风雅潇洒。《后汉书·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桓伊:东晋将领、名士,早年月下遇王懿之为他吹笛。
一笛:指一支笛的声音。唐沈彬《金陵》诗之二:“一笛月明何处酒?满城秋色几家砧。”出塞:曲名,曲调哀愁。
谢朓:南朝齐文学家。
夫差:春秋末期吴国国君。水犀军:披水犀甲的水军。
铁瓮:润州城,孙权筑,号为铁瓮。
朱楼:谓富丽华美的楼阁。《后汉书·冯衍传下》:“伏朱楼而四望兮,采三秀之华英。”
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
钓歌:渔歌。渔人所唱的歌。唐王勃《长柳》诗:“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
扬州:今属江苏。尘土:指尘世;尘事。
千金:极言钱财多。

纠错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65-666

赏析

第一首诗首句起势弘远。诗人登上向吴亭,极目东望,茫茫千里,一片清秋景色,给人一种极恍惚无际的感觉。诗人的万端思绪,便由登览而触引,大有纷至沓来之势。诗从眼前的景色写起,再一笔宕开,思忆起昔年游览的情形。“放歌”二字可见当年酣舞狂歌的赏心乐事,如今旧地重游,正逢惹愁的爽秋季节,神往之中隐含着往事不再的悲凉。一景一情,写诗人初上亭来的所见、所感,并点出时间、地点、事由。

颔联没有续写昔年游览的光景,而是以不尽尽之,把思路从昔年拉回到眼前,承首句写诗人下亭游览时所见的景物。润州系东晋、南朝时的重镇,也是当时士人们嬉游的繁华都会。“青苔”二句,一写先朝遗寺的荒凉清冷,一写河边酒楼盛景依然,对仗工整。从写法上看,本来是寺里长满青苔,桥下荡漾绿水,诗人却故意颠倒语序,把鲜明的色彩放在句头,突出一衰一盛的对比,形象地反映了润州一带风物人情的沧桑变迁,这就为下一联抒发思古之情创造了条件。

颈联再转,让思路从眼前出发,漫游时空,飞跃到前代。诗人由眼前的遗寺想到东晋、南朝,又由酒楼想到曾在这里嬉游过的先朝士人,巧妙地借先朝士人的生活情事而感慨。东晋、南朝的士人,旷达风流曾为一时美谈,可是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都不过是匆匆过客,只留下虚名为后人所倾羡。中间两联由览物而思古,充满着物在人空的无限哀惋之情。

诗人似乎长时间地沉浸在遐想中,直到日落月出,江面传来一声愁笛,才把他从沉思中唤醒。诗用“月明”表明时间的推移,以见沉思之久。“更想”的“更”字,则有无限低徊往复多情之意。然而这一联的佳处,更在其意境的深远。秋夜月明,清冷凄迷,忽然传来《出塞》曲的悲怨笛声,又给诗增添了一层苍凉哀怨的气氛。诗人由笛声而更想到东晋“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的吹笛好手桓伊,他要借桓伊的笛声来传达心中的无限哀愁。丰富的想象,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联系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融为一体。因此,诗虽将无穷思绪以一“愁”字了结,却给人以跌宕回环、悠悠不已之感。

这首诗所抒发的,不过是封建知识分子因不得志所产生的人生无常虚幻的悲叹,但在艺术上独具特色。诗忽而往古,忽而现在,忽而为一己哀愁,忽而为千古情事,忽而熔二者于一炉;挥洒自如,放纵不羁,在时空上和感情的表达上跳跃性极大。前人评杜牧的诗“气俊思活”,于此可见一斑。

第二首诗说明润州邻近对应着扬州,在长江畔城防更严密,更加适合旅游隐居,但也仍然多次成为亡国之地。

参考资料:

1、 张金海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68-1069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是杜牧游览江南再次到润州(今江苏镇江)时所写的。

作者简介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3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号称杜紫薇。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来源:中书省别名紫微省,因此人称其为“杜紫薇” )晚唐时期.唐代文学家,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阿(ē)房宫赋》亦颇有名。

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xiū zhuàn),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杜甫与李白区别开来,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杜牧的诗词推荐

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杂曲歌辞。少年行二首

官为骏马监,职帅羽林儿。两绶藏不见,落花何处期。
猎敲白玉镫,怒袖紫金鎚.田窦长留醉,苏辛曲护岐。
豪持出塞节,笑别远山眉。捷报云台贺,公卿拜寿卮。
连环羁玉声光碎,绿锦蔽泥虬卷高。
春风细雨走马去,珠落璀璀白罽袍。

感怀诗一首(时沧州用兵)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
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
旄头骑箕尾,风尘蓟门起。胡兵杀汉兵,尸满咸阳市。
宣皇走豪杰,谈笑开中否。蟠联两河间,烬萌终不弭。
号为精兵处,齐蔡燕赵魏。合环千里疆,争为一家事。
逆子嫁虏孙,西邻聘东里。急热同手足,唱和如宫徵。
法制自作为,礼文争僭拟。压阶螭斗角,画屋龙交尾。
署纸日替名,分财赏称赐。刳隍by万寻,缭垣叠千雉。
誓将付孱孙,血绝然方已。九庙仗神灵,四海为输委。
如何七十年,汗赩含羞耻。韩彭不再生,英卫皆为鬼。
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累圣但日吁,阃外将谁寄。
屯田数十万,堤防常慑惴。急征赴军须,厚赋资凶器。
因隳画一法,且逐随时利。流品极蒙尨,网罗渐离弛。
夷狄日开张,黎元愈憔悴。邈矣远太平,萧然尽烦费。
至于贞元末,风流恣绮靡。艰极泰循来,元和圣天子。
元和圣天子,英明汤武上。茅茨覆宫殿,封章绽帷帐。
伍旅拔雄儿,梦卜庸真相。勃云走轰霆,河南一平荡。
继于长庆初,燕赵终舁襁。携妻负子来,北阙争顿颡。
故老抚儿孙,尔生今有望。茹鲠喉尚隘,负重力未壮。
坐幄无奇兵,吞舟漏疏网。骨添蓟垣沙,血涨滹沱浪。
只云徒有征,安能问无状。一日五诸侯,奔亡如鸟往。
取之难梯天,失之易反掌。苍然太行路,翦翦还榛莽。
关西贱男子,誓肉虏杯羹。请数系虏事,谁其为我听。
荡荡乾坤大,曈曈日月明。叱起文武业,可以豁洪溟。
安得封域内,长有扈苗征。七十里百里,彼亦何尝争。
往往念所至,得醉愁苏醒。韬舌辱壮心,叫阍无助声。
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

唐代诗词推荐

执契静三边

执契静三边,持衡临万姓。玉彩辉关烛,金华流日镜。
无为宇宙清,有美璇玑正。皎佩星连景,飘衣云结庆。
戢武耀七德,升文辉九功。烟波澄旧碧,尘火息前红。
霜野韬莲剑,关城罢月弓。钱缀榆天合,新城柳塞空。
花销葱岭雪,縠尽流沙雾。秋驾转兢怀,春冰弥轸虑。
书绝龙庭羽,烽休凤穴戍。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
翦暴兴先废,除凶存昔亡。圆盖归天壤,方舆入地荒。
孔海池京邑,双河沼帝乡。循躬思励己,抚俗愧时康。
元首伫盐梅,股肱惟辅弼。羽贤崆岭四,翼圣襄城七。
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已知隆至道,共欢区宇一。

焰随红日去,烟逐暮云飞。(令一日赋山火诗云:
“野火烧山后,人归火不归。”思轧不属,
白从旁缀其下句,令惭止)
绿鬓随波散,红颜逐浪无。因何逢伍相,应是想秋胡。
(白从令观涨,有女子溺死江上,令赋诗云:
二八谁家女,漂来倚岸芦。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珠。
令复苦吟,白辄应声继之)
举袖露条脱,招我饭胡麻。(见《二老堂诗话》)

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令妻怒…以诗谢云

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得问牵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