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匡山山长二首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代

白石峰之半,先生好在么。卷帘当大瀑,常恨不如他。
杉罅龙涎溢,潭坳石发多。吾皇搜草泽,争奈谢安何。
见说面前峰,寻常醉亦登。雨馀多菌出,烧甚古崖崩。
觅句曾冲虎,耕田半为僧。闻名多岁也,常恨不飞腾。

作者简介

贯休

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贯休的诗词推荐

横吹曲辞。出塞曲

扫尽狂胡迹,回戈望故关。相逢唯死斗,岂易得生还。
纵宴参胡乐,收兵过雪山。不封十万户,此事亦应闲。
玉帐将军意,殷勤把酒论。功高宁在我,阵没与招魂。
塞色干戈束,军容喜气屯。男儿今始是,敢出玉关门。
回首陇山头,连天草木秋。圣君应入梦,半路遣封侯。
水不担阴雪,柴令倒戍楼。归来麟阁上,春色满皇州。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楚国茱萸月,吴吟梨栗船。远游无定所,高卧是何年。
浪卷纷纷叶,樯冲澹澹烟。去心还自喜,庐岳倚青天。
芦苇深花里,渔歌一曲长。人心虽忆越,帆态似浮湘。
石獭衔鱼白,汀茅浸浪黄。等闲千万里,道在亦无妨。
岛上离家化,茅茨竹户开。黄桑双鹊喜,白日有谁来。
担浪浇秋芋,缘滩取净苔。回头深自愧,旧业本蒿莱。
匡阜层层翠,修江叠叠波。从来未曾到,此去复如何。
水庙寒鸦集,沙村夕照多。谁如垂钓者,孤坐鬓皤皤。
晚泊苍茫浦,风微浪亦粗。估喧如亥合,樯密似林枯。
地峻湖无□,潮寒蚌有珠。东西无定所,何用问前途。
岛香思贾岛,江碧忆清江。囊橐谁相似,馋慵世少双。
鼍惊入窟月,烧到系船桩。谩有归乡梦,前头是楚邦。
南北虽无适,东西亦似萍。霞根生石片,象迹坏沙汀。
莽莽蒹葭赤,微微蜃蛤腥。因思范蠡辈,未免亦飘零。
晓色千樯去,长江八月时。雨淙山骨出,槔擉岸形卑。
野水畬田黑,荒汀独鸟痴。如今是清世,谁道出山迟。

送僧归华山

心枯衲亦枯,归岳揭空盂。七贵留不住,孤云出更孤。
烧灰犹汤足,雪片似黏须。他日如相觅,还应道到吴。

唐代诗词推荐

东屯月夜

抱疾漂萍老,防边旧谷屯。春农亲异俗,岁月在衡门。
青女霜枫重,黄牛峡水喧。泥留虎斗迹,月挂客愁村。
乔木澄稀影,轻云倚细根。数惊闻雀噪,暂睡想猿蹲。
日转东方白,风来北斗昏。天寒不成寝,无梦寄归魂。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

白盐危峤北,赤甲古城东。平地一川稳,高山四面同。
烟霜凄野日,粳稻熟天风。人事伤蓬转,吾将守桂丛。
东屯复瀼西,一种住青溪。来往皆茅屋,淹留为稻畦。
市喧宜近利,林僻此无蹊。若访衰翁语,须令剩客迷。
道北冯都使,高斋见一川。子能渠细石,吾亦沼清泉。
枕带还相似,柴荆即有焉。斫畬应费日,解缆不知年。
牢落西江外,参差北户间。久游巴子国,卧病楚人山。
幽独移佳境,清深隔远关。寒空见鸳鹭,回首忆朝班。

茅堂检校收稻二首

香稻三秋末,平田百顷间。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
御夹侵寒气,尝新破旅颜。红鲜终日有,玉粒未吾悭。
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
种幸房州熟,苗同伊阙春。无劳映渠碗,自有色如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