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戴叔伦 朝代: 唐代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自忆专房宠,曾居第一流。移恩向何处,暂妒不容收。 夜久丝管绝,月明宫殿秋。空将旧时意,长望凤凰楼。
偶来人境外,何处染嚣尘。倘许栖林下,僧中老此身。
汉宫若远近,路在沙塞上。到死不得归,何人共南望。
二年共游处,一旦各西东。请君聊驻马,看我转征蓬。 画鹢愁南海,离驹思北风。何时似春雁,双入上林中。
握手与君别,歧路赠一言。曹卿礼公子,楚媪馈王孙。 倏尔生六翮,翻飞戾九门。常怀客鸟意,会答主人恩。
秋雁逢春返,流人何日归。将余去国泪,洒子入乡衣。 饥狖啼相聚,愁猿喘更飞。南中不可问,书此示京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