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鞍马夜纷纷,香街起暗尘。回鞭招饮妓,分火送归人。 风月应堪惜,杯觞莫厌频。明朝三月尽,忍不送残春。
丹旐何飞扬,素骖亦悲鸣。晨光照闾巷,輀车俨欲行。 萧条九月天,哀挽出重城。借问送者谁,妻子与弟兄。 苍苍上古原,峨峨开新茔。含酸一恸哭,异口同哀声。 旧垄转芜绝,新坟日罗列。 春风草绿北邙山,此地年年生死别。
两鬓苍然心浩然,松窗深处药炉前。携将道士通宵语, 忘却花时尽日眠。明镜懒开长在匣,素琴欲弄半无弦。 犹嫌庄子多词句,只读逍遥六七篇。
旧知山里绝氛埃,登高日暮心悠哉。子平一去何时返, 仲叔长游遂不来。幽兰独夜清琴曲,桂树凌云浊酒杯。 槁项同枯木,丹心等死灰。
野情贪药饵,郊居倦蓬荜。青龙护道符,白犬游仙术。 腰镰戊己月,负锸庚辛日。时时断嶂遮,往往孤峰出。 行披葛仙经,坐检神农帙。龟蛇采二苓,赤白寻双术。 地冻根难尽,丛枯苗易失。从容肉作名,薯蓣膏成质。 家丰松叶酒,器贮参花蜜。且复归去来,刀圭辅衰疾。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 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