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峡内多云雨,秋来尚郁蒸。远山朝白帝,深水谒彝陵。
迟暮嗟为客,西南喜得朋。哀猿更起坐,落雁失飞腾。
伏枕思琼树,临轩对玉绳。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
昔岁文为理,群公价尽增。家声同令闻,时论以儒称。
太后当朝肃,多才接迹升。翠虚捎魍魉,丹极上鹍鹏。
宴引春壶满,恩分夏簟冰。雕章五色笔,紫殿九华灯。
学并卢王敏,书偕褚薛能。老兄真不坠,小子独无承。
近有风流作,聊从月继征。放蹄知赤骥,捩翅服苍鹰。
卷轴来何晚,襟怀庶可凭。会期吟讽数,益破旅愁凝。
雕刻初谁料,纤毫欲自矜。神融蹑飞动,战胜洗侵凌。
妙取筌蹄弃,高宜百万层。白头遗恨在,青竹几人登。
回首追谈笑,劳歌跼寝兴。年华纷已矣,世故莽相仍。
刺史诸侯贵,郎官列宿应。潘生骖阁远,黄霸玺书增。
乳rP号攀石,饥鼯诉落藤。药囊亲道士,灰劫问胡僧。
凭久乌皮折,簪稀白帽棱。林居看蚁穴,野食行鱼罾。
筋力交凋丧,飘零免战兢。皆为百里宰,正似六安丞。
姹女萦新裹,丹砂冷旧秤。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
炼骨调情性,张兵挠棘矜。养生终自惜,伐数必全惩。
政术甘疏诞,词场愧服膺。展怀诗诵鲁,割爱酒如渑。
咄咄宁书字,冥冥欲避矰.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的诗词推荐

相和歌辞。后苦寒行二首

南纪巫庐瘴不绝,太古已来无尺雪。蛮夷长老怨苦寒,
昆仑天关冻应折。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鹄翅垂眼流血,
安得春泥补地裂。
晚来江门失大木,猛风中夜吹白屋。天兵断斩青海戎,
杀气南行动坤轴,不尔苦寒何太酷。巴东之峡生凌凘,
彼苍回轩人得知。

复愁十二首

人烟生处僻,虎迹过新蹄。野鹘翻窥草,村船逆上溪。
钓艇收缗尽,昏鸦接翅归。月生初学扇,云细不成衣。
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昔归相识少,早已战场多。
身觉省郎在,家须农事归。年深荒草径,老恐失柴扉。
金丝镂箭镞,皂尾制旗竿。一自风尘起,犹嗟行路难。
胡虏何曾盛,干戈不肯休。闾阎听小子,谈话觅封侯。
贞观铜牙弩,开元锦兽张。花门小箭好,此物弃沙场。
今日翔麟马,先宜驾鼓车。无劳问河北,诸将觉荣华。
任转江淮粟,休添苑囿兵。由来貔虎士,不满凤凰城。
江上亦秋色,火云终不移。巫山犹锦树,南国且黄鹂。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病减诗仍拙,吟多意有馀。莫看江总老,犹被赏时鱼。

大麦行

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
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
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唐代诗词推荐

帝京篇十首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
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
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
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
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何如肆辙迹,万里赏瑶池。
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
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玉酒泛云罍,兰殽陈绮席。
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
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
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
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
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
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
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

饮马长城窟行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七章

西京凤邸跃龙泉,佳气休光镇在天。轩后雾图今已得,
秦王水剑昔常传。恩鱼不似昆明钓,瑞鹤长如太液仙。
愿侍巡游同旧里,更闻箫鼓济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