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州巴歌

作者: 佚名 朝代: 隋代

豆子山,打瓦鼓。
扬平山,撒白雨。
下白雨,取龙女。
织得绢,二丈五。
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这首诗属于: 咏物 民谣 瀑布

注释

绵州:今为绵阳县,属四川省。
豆子山:即豆圌山,在绵州。
扬平山:未详。
罗江:县名,在四川省北部。又是水名,在罗江县东。
玄武:县名,即今四川省中江县。

品评

本篇运用各种主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一条瀑布。先写瀑布的来路。在豆子山能听到溪涧里的流水声象打鼓似的,到扬平山就见到流水冲击石块,溅起的水点象下雨一样。由鼓声联想到娶新妇,由下雨联想到龙女,由龙女引出织绢,织出的绢,便是这条瀑布。最后交代瀑布的去向,一半流到罗江县,一半流到玄武县。全诗想象丰富,用的比喻非常质朴,表现出民歌独特的风趣。

作者简介

未知的作者

佚名的诗词推荐

祝英台近·惜多才

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揉碎花笺,忍写断肠句。道旁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
如何诉。便教缘尽今生,此身已轻许。捉月盟言,不是梦中语。后回君若重来,不相忘处,把杯酒、浇奴坟土。

挽舟者歌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寘 通:置)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隋代诗词推荐

过白卫岭和韩昭

先朝神武力开边,画断封疆四五千。前望陇山屯剑戟,
后凭巫峡锁烽烟。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
想到隗宫寻胜处,正应莺语暮春天。

题剑门

缓辔逾双剑,行行蹑石棱。作千寻壁垒,为万祀依凭。
道德虽无取,江山粗可矜。回看城阙路,云叠树层层。

幸秦川上梓潼山

乔岩簇冷烟,幽径上寒天。下瞰峨眉岭,上窥华岳巅。
驱驰非取乐,按幸为忧边。此去如登陟,歌楼路几千。